📚私人教練職涯議題 :
開健身房能實現「財務自由」嗎?
🚩教練的哀歌
阿任眼看著天花板,嘴裡吐出一口白煙,淡淡緩緩地說 :「我不想一輩子只當個教練~」🚬
在教練界,永遠會有一個疑問,
是家人朋友最常問的:
「你當教練能當多久?」、
「收入可能還可以,但能幹一輩子嗎?」🤨
別怪家人不懂你,你自己難道沒問過自己 :
「我要一輩子當教練嗎?」;
「我的人生,還有其他種可能嗎 ? ! 」🤔
🚩教練人生的3種可能
✏️在我們這一行,多數教練的職涯終端,不外乎以下幾個:
🔸1. 持續保持在第一線,永續發展 =>資深教練
🔸2. 成為教練們的知識、心靈、品牌教育者 => 講師
🔸3. 作為教練們的管理者、品牌擁有方=>健身房主管、老闆
因此,多數教練會開「教學型工作室」的原因,多數是為了圓夢:老闆夢,或是只是想開一家「夢想中」屬於自己的地方❤️。
同時,實現「第一件事」,跟「第三件事」。
🚩開健身房使其成為被動收入可能嗎?
但是除非熱愛教學,以及常保第一線,否則,開健身房並不能成為被動收入者,或是大富大貴。
不過,獲得比在俱樂部跟工作室較高的收入,或彈性生活,是可以的。
那什麼是較好的生涯選擇 ?
我個人認為,這端賴看你是什麼背景?
你想達到什麼生活目的?💁🏻
🚩創業型態1 : 場租教練
🧩#場租教練 : 創業成本10萬內
在投資學裡面有兩種推薦,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可能,僅承擔稍高風險;另一個就是,追求合適的利潤,但風險卻是最低的。
所以如果你現在是一個俱樂部教練,想離開保護傘,但不知道要不要創業,人生規劃現狀只想有教學的地方,我會建議你,找個好地方,當個場租教練。
🆔優點:因為這樣不是利益極大化,但是風險卻是極小化。
🚩創業型態2 :教學工作室
🧩#合夥教學工作室 : 創業成本200萬內
那如果你還是想當個少年頭家,也還不想從第一線退下,那麼你可以先開3人以內的小型工作室,找到一個地方,房租的成本跟你自己去跟別人場租的成本差不多,那麼那就是一個好的標的型態。
例如 : 你有一個月100堂課的實力,場租以300元計算,月花3萬在場租,
哪你就可以找到另外2名伙伴抱團,3人湊在一起就有9萬的房租,找一個地方,房租在7~9萬來說,就可以考慮。
🆔優點:自我實現與創業同時完成
🚩創業型態3 :小型健身房
🧩#小型健身房 : 創業成本1500萬內
但如果你想未來想從第一線淡出、複製團隊的想法,那麼建議至少開個6人-10名員工規模的小型健身房,坪數約200~300坪上下,至少可以收會籍的狀態。
但是你必須確保你仍對店務管理積極投入,因為這類健身房的收入結構比較多元,包含場租收入、教練課進帳、進場會籍收費、研習場地租借、周邊商品販售,
每一樣都需要員工進行打理,你需要涉略的業務端,其實比原本自己專注教學來得複雜,但一旦你摸熟,或是建立系統,你有機會以此模式持續複製。
🆔優點:可獨資,並具備可複製性
🚩創業型態4 :中型健身房
🧩#中型健身房 : 創業成本5000萬內
大家都說創業最難的是「人」,事情不難處理,難的,是管「人」。
因為人根本不是拿來管的,而是來帶領的,你要管的是「事」! ☝🏻
但屏除少數在第一線歷練帶團隊完整的創業老闆,許多人切入帶團隊這件事,確實每一個都是心力交瘁的。😣
因此,如果你對於領導統御不感興趣,只是單純想做個投資,那麼開個中型健身房,是一個好的選擇。
而為使人員管理最小化,採用流量建長的 : 「以分計分、單次入場」為主的收費型態,會是較安全的作法,並採用外包與自由教練合作、進行場租開放。🥸
這些都會使你的人員管理成本下降到最低。
🆔優點:人員管理成本最小化💰
以上4種,提供給你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做選擇。
你有其他想法意見嗎?
歡迎留言交流。😚
🔻健身房模式分析
🔻私人教練職涯規劃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