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練課銷售] 體驗課 📚讓一開頭的「自我介紹」成為成交關鍵

[ 教練銷售]體驗課訣竅 📚讓一開頭的「自我介紹」成為成交關鍵

[教練課銷售]  體驗課
📚讓一開頭的「自我介紹」成為成交關鍵


「待會就要面對來體驗的新客戶了,我要怎麼跟他開頭,會有比較好的印象跟專業的感覺呢 ? 」老艾上場前問我。😅
我說 : 「現在才問,會不會準備『太充分』了點ㄚ~~」 (反諷語氣)🙄
老艾說 :「沒事啦~我天選之人,你趕緊講一次,我記得住!」
我說 : 「哎優~~練武奇才ㄚ~~」😏


一段好的自我介紹,應包含「音控」跟「內容」兩大環節。

🚩「音控」

這裡的音控,不是指音響設備的音控,而是你對於個人聲音的掌握,聲音包含了「語速、語調、音色」的調整等。
沒有錯,你需要去研究一下你對於你聲帶的控制,人類有5大感官,其中聲音是僅次於視覺之後的,甚至在談話的過程中,聲音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視覺。

你在與客戶交談的時候,是不是會發現客戶有70%以上的時間沒有看著你,而是盯著你在寫的紙、DM、平板等區域。💻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在看那文宣,而是他與你還沒那麼熟,自然無法一直盯著你看,會有點害羞。(如果你長得特帥或特美,也許結果會不太一樣☝🏻😌。)

🚩練習方法

所以也就是說你必須練習控制聲音,每一個人在不同情緒點,會有不同的音質,透過音質的控制,也讓人感受到你的情緒。

我會這樣練習 : 找一面鏡子,對著鏡子說話,觀察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行使不同的語調控制,並搭配肢體語言跟臉部表情。

為了讓自己的講述內容感覺豐富,我會透過不同的音色去表現。

🌱例如我在自我介紹時,我會以比較「雀躍與高亢」的語氣去說話,以破冰並拉高客戶的情緒;

🌱而在轉到「專業內容」的講解時,我就會改以「低沉一點」的聲音去發聲;

🌱若談到「高興的事與表現有趣」時,我會「高八度講話甚至使用假音」;

🚩拉長音調

💡關鍵的重點處,我還會去拉長我的語調與字句的音長 ,譬如 : 「那是不是為了瘦2公斤,我們就得餓肚子 ? 當~~然~~不是摟,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當~~然~~不是摟」使用延長尾音,而『不同的做法』使用重音以強調「重點來了」,要客戶注意聽。

透過這樣切換,可以把重點與非重點的內容有效的區分開來。也讓說話者的表達變得很豐富,如果你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這點練習,就顯得很重要 ! 😙

🚩第二部分 : 「內容」

至於「內容」的部分,則是我們在體驗課程的開頭,除了介紹我們是誰以外,另一重點則是要放在「流程講解」上。

我知道有些教練認為客戶不會認真聽,也不在乎。

但是如果你希望可以在整段過程,讓客戶更有參與感與環節投入,我會建議你一定要說明今天的流程是什麼 !

我是這麼介紹的 : 

「首先,為了符合你的需求,待會,我們會先進行一段訪談,聊聊你過往的運動經驗,跟身體狀況等,你可以就你想說的部分回答就好,不用有壓力。
接著,我們會開始今天的身體評估,包含體態評估與動作分析,幫你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而根據評估的狀況,我會帶其他訓練動作去優化改善它。
最後我會統整今天的檢測結果與訪談內容,給你一個明確的方向:一份完整的運動處方。

而當然,如果你覺得今天我們的內容很實用,或是你知道了方向,但不知道怎麼去執行,那麼你可以考慮教練課,透過一對一指導,你可以學到正確的動作跟訓練知識,我們會帶你走過整個流程,以確保你的運動成效。

但這部分還不急,我們最後再來討論。你有興趣的話,後面我再跟你介紹。好嗎 ? 」

好,上面這段文字,大約會花我們45秒時間說完。

🚩簡述流程的好處

那我在上面已經完整介紹了今天的流程有 : 「訪談、評估、優化、處方、課程」等階段,而且我也植入了一件事 : 那就是「體驗課/評估課」後,我會跟他介紹課程

讓他今天檢測完,除了可以獲得「運動處方」報告,還有「解決方案」等著他。

這些都是許多教練最難以啟齒的事情,或是試圖想掩蓋的環節。

但是這卻是…最應該要先說的。

只有先說了,客戶就可以有心理準備時間;

只有先說了,我們在後面要轉入這個環節,就不會生硬了;

只有先說了,客戶不會覺得你後來像「設圈套」一般,前面都說免費諮詢體驗,但最後都是要談課程的。

而體驗課的開頭,就是說這件事最好的「時間點」。

其他早了,跟晚了,都不是那麼好。

早了,他不會來;

晚了,他思考時間不夠

🚩結論

好,總結今天的結論,好的自我介紹應包含 :

 1. 音控 : 

包含語速、語調、音色等說話特色的鍛鍊。可以透過鏡子練習與觀察(如果可以側錄,就更好了),我們透過對嗓音不同的控制,可以豐富與強化我們說話的個人魅力。

 2. 內容 : 

簡單的個人介紹,最重要的是「流程環節」的說明。讓客戶清楚與了解今天的內容,除了可以更投入課程,也能對後來的銷售環節而有所心理準備。

以上就是體驗課的開頭 : 「自我介紹」應包含的東西。

留言

延伸閱讀

開健身房準備多少錢才是對的 ?

開健身房準備多少錢才是對的 ? 曾經有人問我 : 「 Eric ,你什麼時候開健身房 ? 」 我回 : 「我沒有要開健身房阿 ~ 」 對方繼續說 : 「蛤 ~~ 為什麼 ?! 你為什麼不開健身房 ?! 」 心裡 OS : 「是怎樣 ?! 又要逼我講『刷牙太用力』的事了嗎 ?! 」 ( 不知道這個梗的朋友,請看其他篇 >< "  ) 當然...我沒這麼說 ,只淡淡地回  : 「我沒錢  ~ 」草草結束這話題。 - - - - - - - - - - - - -  其實,是因為我明白,健身房獲利的艱難之處,以及自己想通往的未來,並不是綁在一間店上。   但如果要我要籌備,我會這樣做 … 我會精算我的可能獲利,才會決定我要拿出多少錢  ? #你我身邊的故事 不過 ... 許多人,開店的方式是這樣的 : 我工作了 10 年,積攢下了 300 萬, 外加我老婆那邊的 150 萬 ( 還有 150 萬是安家費不能動 ) , 以及我爸媽願意投資我的 200 萬,還有青年貸款 100 萬 ,我總共有 750 萬。   那為了安全起見,我先丟 400 萬,剩下當準備金,總算安全了吧 ? #錯誤邏輯 很抱歉,一旦你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你很難賺到錢 ~~  因為是 先算自己有多少錢 ,然後 決定花多少錢 ,所以最後往往都是會超支的。 這是 「消費思維」 。 你不是看這個據點,或是這個商業模式到底能為你帶來多少利益而進行考量的。 而是看自己兜裡有多少銀兩,而決定「買」多少東西回家讓自己快樂。   這,並不是創業。 #可怕的消費思維 這是扮家家酒,是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給了 10 塊後,到雜貨店決定買多少糖果的概念。   你如果有了 400 萬的預算,你有可能只花 300 萬嗎 ? 有多少人買房子、買車子是買在預算內的 ? 多數都沒有。 因為每一個人在提出預算的時候,就沒打算遵守它。 「追加」的想法,早就有了。 重點是 … 買車子、買房子, 買得再危險,依舊是一個保值的物件,或是起碼不用再持續丟錢下去的。 但 創業開店不是,你要持續投入的時間與金錢,遠遠比你想得巨大。 它不是買斷就好,它會像一個黑洞,持續將你...

<健身訓練篇 : 什麼是核心訓練 ? 為什麼大家都說要練核心? >

「核心」一詞,出現歷史已久, 在中文意思上為:擁有非常重要關鍵地位的事物, 那在身體上,我們給了軀幹這一部位,甚至通常是指腹部這一圈。   那為何我們認為 腹部 乃至 軀幹這一區域這麼重要呢 ?    因為這裡包裹著我們主要賴以為生的臟器, 除了大腦,幾乎最重要的器官都在這裡了。 另外,軀幹的肌肉與筋膜群連接身體四肢, 形成重要的樞紐,讓力量可以過渡到任何遠端。 而胸腔有著肋骨進行有效的硬保護, 那腹腔則是較為空洞而軟綿綿的地區了, 所以腹部的鍛鍊,成為我們首要的任務。   那要如何對核心進行有效的訓練呢?   那麼我們需要先了解 核心的分類: 1. 局部核心 2. 全面核心 3. 動作核心 「局部核心」 講得是腹部這一圈,包含腹直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等; 「全面核心」 則包含了腹部以外的軀幹部位,協助穩定的豎脊肌、肋間肌、腿內收肌都是; 「動作核心」 更是廣闊了,包含了你在產生動作的當下,協助穩定、平衡、張力系統的均可以稱之。 例如你起跳灌籃在空中時, 你的手臂、軀幹、下肢須配合產生一個扭轉的姿勢, 剩下的那些非產生動作的肌肉, 主要在穩定身體的,便是這個動作的 「動作核心」 了。   建立對核心的了解後, 我們便可以根據我們的訓練目標,開始設計訓練。 先從 「局部核心」 鍛鍊開始, 設計 : 平板式、側棒式、伏地挺身等動作; 再進行像是深蹲、硬舉、農夫走路等負重動作, 讓身體進行 「抗伸展、抗旋轉、抗側屈」 等對抗, 強化 「全面核心」 ; 最後,則是根據你想應用的運動項目, 進行 「動作核心」 的模擬的訓練, 並盡可能兩邊平衡的鍛鍊,以求串接完整的身體平衡。   那如果你沒有特殊的應用動作想訓練, 則可以挑選符合身體肌動學、筋膜系統、相鄰關節理論的動作來進行身體素質的提升。 例如 : 土耳其式起立、藥球跳躍擲拋、迴旋側踢、拋擲轉體等動作, 跨越多關節、串聯多肌群的動作進行鍛鍊, 則可建立良善的身體素質、動作能力, 有利於未來相關動作的應用, 也是發展更為全面化的動作核心做準備。   綜上所述,「核心」與其問說在哪裡 ?  不如說它在我們心裡。   發展動作的全面性穩定,就是一種「核心」。 #微量努力帶來巨量改變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有意識地管理好每一天的生活 ...

< 從演化學角度來看,你才明白怎麼練>

  # 人類的起源   現代人類 「 智人 」 的發源地應該是在非洲,約莫 20 萬年前 ,屬於舊石器時代,這時的人類,還得面臨冰河時期的問題,所以不斷地採集、狩獵、遷徙,是生活中的常態。 大約一萬二千年前,人類才移民至地球上所有非冰封的土地上。約 1 萬年前,因農業的雛型開始了,才進入 新石器時代 。 最率先有農業文化的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到 7000 年左右,印度恆河也發展出來,在到 5000 年左右中國黃河流域也開始出現,約莫 2700 年中南美洲才發展出 農業文化 。   # 每個階段的變化   而人類從最早的 「全職獵人」 ( 狩獵 ) ,慢慢發現可以把抓到的動物眷養起來,並且讓牠們持續生產,確保食物來源,這時候人類就過渡到 「兼職 獵人 」 ( 游牧 ) 的狀態。 再到後面,從日常的採集 ( 果實、野菜 ) 行為裡,也發現把家裡搬到靠近食物的地方,不如把果實內的種子留下來,種在自家附近,也可以生長出足夠的日常食物。 而為了方便灌溉,位於主幹河流附近,匯集最多生物棲息,也吸引了大量人類居住與群居,所以農業就出現了。   透過群聚,人類社會開始了分工與階級的文化,但也大大增加了社會生產力與文明的進步。   但是,也可以看到人類的活動量,得到 「第一階段」 的抑制。   從冰河時期需要不斷大遷徙,動輒一兩千公里的移動,到慢慢有 定居 的行為; 從 全職獵人 ,每天 30~100 公里的移動距離,到 兼職獵人 ,食物匱乏時才外出打獵,減至三、五天才有一次遠距離狩獵行為, 再到農業時代 ( 七千到一萬年前 ) 來臨,已經在自家附近生活為主了。   # 近代工業革命、電腦革命 我們都知道十八世紀英國科學家瓦特發明了蒸氣機,正式釋放了人類的體力,讓大家從傳統的 「人力」 、 「獸力」 進化到 「機械動力」 。人類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種植作物、編織衣服,就可以生產大量產品,享受物質生活。   至此,人類的活動量,得到 「第二階段」 的抑制。 # 勞動力的變革   又再如近代 50 年的改變, IBM 等科技公司成功發明了電腦雛形,但那時候一台電腦約莫占掉我們一層辦公大樓,而且也僅能處理...

如何練出翹屁股 ? 打造完美曲線 ~

    「 我好羨慕我隔壁的女同事喔,她穿窄裙的時候,那曲線好美喔 ~ 」 「 我都沒有屁股,穿起裙子來,總讓我很沒有自信 」 小 Q 一臉無奈的抱怨著說。 #女性必爭之地   臀部曲線是現代女性身材展線的兵家必爭之地,確實不諱言,臀部可以改造的空間其實非常大,若願意付出,你能得到的收穫也是滿滿的。   因為臀部最重要的肌群是 「臀大肌」 , 而「臀大肌」 身為人體第三大肌肉 ( 僅次於大腿肌肉與背肌 ) ,自然它進步一分分,對於視覺的改變也是一大點。   那麼臀大肌該怎麼鍛鍊呢 ?   首先你可以選用臀部徵召比例最高的幾個動作 : 1. 臀推 (Hip thrust) 2. 羅馬尼亞式硬舉 (Romanian Deadlift ) 3. 分腿蹲 (Split squat) 4. 弓箭步 (Lunge)   以上幾個動作,都是對於臀部刺激度較高的選項。 但是只要上面的動作就夠了嗎 ?   當然不是,臀部的形狀,還包含了兩側的 「 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 。 這幾條肌肉雖然體積較小,但是卻扮演著臀部訓練過程中,極重要的 「 穩定 」 與 「 啟動 」 任務,也具備臀型修飾的效果,所以仍需要多加鍛鍊。   以下你可以選擇這些動作進行訓練 : 1. 蚌式 (Clam) 2. 側向螃蟹走路 (Crab walking) 3. 側蹲 (Side lunge) 4. 溜冰者式 (Skater lunge)   只要掌握以上的動作,進行訓練與有效編排,已經足以讓你訓練 1~2 個月,之後在進行更多的動作學習。 慢慢的,你就可以變成能自主訓練的運動好手了。   剩下的,當方向對了以後,剩下的就是 「時間」 了。   # 翹臀 # 完美曲線   #gym #fitness #fit #fitnessgirl #man #muscle #weighttraining #health #dumbbell #barbell  #reading #personaltrainer # 健身 # 私人教練 # 一對一指導 # 重訓 # 肌力與體能 # 運動傷害防護   ...

[課程說明] 學員須知「給你的一封信」

【私教講堂】交流形式 嗨 ~ 我是 < 運動訓練讀書會 > 創辦人 Eric ,首先,感謝你點進來 ! 也許你會問關於【 整人專家】 、【 私教講堂】 系列,是什麼內容的工作坊 ? ! 首先,先來談談 【 整人專家】 的定位 :  給予訓練者一個完整的訓練與問題排除的 發展策略,適合參與對像 : 一般人、運動愛好者、教練。 而 【 私教講堂】 則是探討私人教練工作者的職涯所需要面對與處理的問題,包含  :  招生、銷售、個人成長、經營管理等等。 保持學習,進修不斷 我是誰 我是誤打誤撞進入這一行,但卻莫名其妙的愛上這一行的人。 畢業於 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 ,是系友會與系學會時期的活躍人物。 帶著想知道我們系未來的出路發展的好奇心而進入這個產業,而隨著工作時間越久,我開始在不同職務中輪轉,大約每兩年我的工作就會有所變動,從 「 教練、儲備幹部、副理、顧問、講師、經理 」 ,到現在回歸一人公司狀態,以自媒體自居,平常做一對一教學、辦訓、辦活動為主。 因為過往的經歷,使得我在專業、訓練、企劃、管理、營運、培訓上均有一定的歷練,而這,也成為目前我最想分享的東西,現透過寫作、辦訓、諮詢等方式傳播出去。 培訓照片 辦課初衷 有人曾經問過我 : 「 在台灣這幾年受訓風氣與證照課程極多的現在,為什麼你還要出來開課呢 ? 」   事實上,我自 2018 年 就已經開始辦小型讀書會與工作坊了,那時候的想法是分享一些我覺得很棒的觀念與知識,給予新人教練們一個基礎的教育知識。   因為那時候大型課程是比較多的,但是講求應用與基礎知識是比較少的,不像現在像是肌動學、解剖學、生理學、飲食等等工作涵養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課程都是很充裕的。 但那時沒人填補這一塊,我就想透過 讀書會 、 小型工作坊 的模式,提供大家去上大型課程前一些基礎知識的介紹。   那時候我辦了 < 整人專家 > 、 < 好書讀書會 > 、 < 運動科普講座 > 、 < 運動醫學講堂 > 等系列,透過不同課程名稱對焦不同需求族群,包含運動愛好者、私人教練、一般人士,但不管怎麼變,都是圍繞著 「運動、訓練、讀書」 這三件事而轉。 中間的變動 爾後來,我受邀去一家中型健身房工作,接任教練部門的建置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