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開設的眉眉角角2
🚩營運討論
上次說到,關於健身房設立的問題,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在後續營運的相關概念,持續說明我們未談完的部分 。
- - - - - - - - -
網友發問 :
因為家裡在中南部有雙店面可以弄工作室,大概六十坪。
🔸1.想問一下行銷方式:除了FB、IG廣告、當地社團的發文、還有實體的傳單,還有什麼能去做的東西增加曝光度嗎?
🔸2.看到你的文章發現,很多創業的老闆都會把一開始的成本抓太高,為了給客戶呈現最好的,所以我如果壓成本,器材進二手的會影響到客戶意願太大嗎?還是其實還好?
🔸3.因為坪數有60多坪,這樣我一開始要找人嗎?
還是應該自己先做等客人量夠多,執行有到一定數量,再找一個教練,還是一開始就可以先找一個了?
以上,問題想請教。
- - - - - - - - - -
🚩一樣一樣來回答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行銷的部分 :
FB / IG老實說,現在已經很難成為曝光的主要管道了,因為觸及率下降⬇️,外加太多人在上面打廣告了,導致大家不喜歡有販賣東西的粉專,或是商家的貼文。
它的定位,已經變成了個人履歷,還有店家網站的感念。提供對你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去看看你的「數位履歷」、「數位足跡👣」。
但,意味著⋯不用做了嗎?
老實說還是需要⋯
因為一個沒有個人粉專的公司,跟過去沒有印名片、沒有個人網站的公司一樣,是不值得信任的。這是一般民眾的想法。
🚩商家的行銷策略
那行銷該怎麼做呢?
先把握幾點:
🔸1. 線上部分,重視IG/FB的限時動態功能:
「限動」等於是你的官方Line@,是你的客戶會去看的新戰場。也是觸及率還可以的地方。你可以在那邊跟粉絲對話。
Ps.但要增加粉絲數跟新粉絲的觸及,仍得靠一般「貼文」。
🔸2. 多進行「價值建立」,給知識、給資訊、給娛樂、給感受。
不要每一篇文章都在行銷店內的活動、廣告方案什麼的,這種無法給對方帶來價值的粉專,很難有共鳴。畢竟不會有人喜歡一天到晚被人行銷、銷售。
🚩常見的錯誤
還有不要浪費版面,放一些公告:「店鋪什麼時候開店啊、營業啊、政令宣導阿」。
這種請放到「限動」,或是Line@上。
只需要對你的會員說的,不要浪費到「貼文」上。
記得:貼文是給新客戶開發用的!
(PS.常常看到健身房在po政令宣導那種貼文,真的很母湯,那應該是放Line@吧 ?! )
🚩線上線下整合
🔸3. 線下的開發手段仍需要:辦活動、走社團、發DM、做講座、插旗幟等等傳統手法也要搭配。
用線下的活躍,為你的線上粉專導流,並讓他們長期接觸你的貼文,並產生信賴感,最後才能轉為客戶。
他們就是你的潛在名單(GR)。
🚩器材成本控制
發問2 :
看到你的文章發現,很多創業的老闆都會把一開始的成本抓太高,為了給客戶呈現最好的,所以我如果壓成本器材進二手的會影響到客戶意願太大嗎?還是其實還好?
- - - - - - - - - -
回答 :
用客戶數去抓你的業績,用業績去抓你的開店預算,才是正確的。
用新的器材、好的裝潢,確實可以比較漂亮,但是建置成本過高,也是很難攤提回來。另外,沒人進來,那些東西⋯最後也是變成二手市場上的待排名單。
要慎重,不要看口袋有多少錢,
而是這門生意是否有利潤、有機會。
我們是創業,不是買東西回家。
先找到客戶,然後提供這個客戶端真正在乎的商品與服務,並換算適當的價位,賺取合理的利潤,這才是我們開店的初衷。
🚩人力問題
發問3 :
因為坪數有60多坪,這樣我一開始要找人嗎 ?
還是應該自己先做等客人量夠多,執行有到一定數量,再找一個教練,還是一開始就可以先找一個了 ?
- - - - - - - - - -
回答 :
一樣看你掌握了多少客戶而定,找人不找人,都是一開始掌握多少開發渠道、民間社團、公司行號、地區關係、網路粉絲基礎而定的,
你找人,要看要去攻擊的戰場,需要多少幫手,才帶上的。
而切勿是⋯因為這家店每個月需要多少收入來應付開銷,所以才請人來開發市場。
這是本末倒置的。
🚩結論
「開店前,客戶要先找好!!」
所以綜上結論是:在你還沒開之前,先開發客戶,掌握客戶!
最後再把團隊建出來、硬體做出來,最後~~營業。
#商戰
#經營管理者思維
📖你私教路上最好的夥伴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延伸閱讀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