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開設的眉眉角角1
🚩來自各方的詢問
最近有一些朋友訊息我,
問關於開設健身房的一些內容。
在職場與健身行業多年,認識許多朋友,
協助參與過他們健身房的建置與公司的營運規劃。
讓我有機會還沒自己擁有自己的事業之前,
就得以窺探這一行業的水有多深。
這些年參與過的健身房/團隊,直接與間接協助的也有5~7家了。
爾後深入研究過「實體店鋪」這塊領域,我深切地相信,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也必須說 : 「實體店面」,是【資本】的遊戲。
當然,這並不代表,開健身房/工作室是不可行的創業項目,只是其中有許多的眉眉角角,是許多人都容易忽略的。
🚩實例提問
今天就選了一位問題很具體的網友的提問,以此作為案例,跟大家談談。
下面是他的其中的提問。
- - - - - - - - - - - - - -
🙋🏼來自網友的發問:
因為家裡在中南部有雙店面可以弄工作室,大概六十坪,但他是在最熱鬧的路上,彎進去的巷子,斜對面是早市,是方便停車。
♻️但想請問 :
1.我是少了房租的壓力,但是若遷就是自己的房子,而把店鋪開設在巷子內,店鋪沒有在大路上會變得很難做嗎?還有早市跟健身房形象好像不一樣這樣會扣分嗎?
- - - - - - - - - - - - - -
🚩選址的議題
以上我們一一來跟大家討論 :
第一 : 選址
選址這件事,必須參考許多條件。
有些人會以為健身房應該盡可能往人流大的大馬路上開,以及一樓黃金店面。
但事實上,在大馬路邊不盡然都是優勢,過高的房租跟過快的人流/車流,反而留不住人,會導致創業更快陣亡。
車流/人流需要能有被攔截的機會,才能有效曝光與導入店鋪消費。
而且任何店舖選址都需要看產業別跟地區而定。
以中南部來說,「停車方便性」往往比「大眾運輸/大馬路旁」與否更為重要。
台北、新北等都市則相反,大眾運輸則是一個關鍵,但是如果房租過高,撐不起這樣的條件,也是不能選擇的。
🚩商業分析:評估優劣勢
需要看你的定位與自身有的優劣勢去選擇。
例如,周圍的客群有多大的腹地?
估算在路程15分鐘內的車程,約莫有多少潛在的客群開發人口。
然後你掌握了多少個團體、公司行號、族群、KOL等可以為你導流的客戶基數。
這必須先做基本估算,有把握的人數,掌握了客戶,才掌握了業績收入,也才能決定要不要開業。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一定的粉絲或是運動社團人脈,就千萬不要開店了,建議與人合作,或是自由教練做一做就好了。因為店旁邊的民眾不會因為我們花了500萬開店了,就被自動導流過去。
即使有也不多,而且風險很大。
🚩商業的本質還是來自對消費者的掌握力
事實上,我們有店鋪,跟那些沒有店鋪的自由教練,要面對的「客戶哪邊來?」的問題是一樣的。
不會因為我們砸了500萬,客戶就飛上來。
了不起,只能說開店比沒開店好,起碼是個立案的公司,比較值得信賴,有明確的地址可以尋找。
但以創業投資的角度來看,開店的經濟效益其實不高,需要思考:「花500萬賺5萬,是我們要的嗎?」
「還是繼續花1萬,但可以賺2萬?!像自由教練一樣。」
這些,我們要想清楚。
🚩資金上的考量配置
第二 : 資金分配
許多人誤會了「行銷、房租、人事」的定義。
其實這三件事的目的,都是為了客戶流量而服務的,所以切割的比重也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如果在一個房租很高的地方開業,就要確保自己光靠位址可以導入大量的人流,因此可以帶來節省行銷費用的價值;
如果房租地段不好,則需要加大「行銷」力道;
如果客群不在網路上,反而在鄰里關係的經營上,那就是將花費用在「人員招募」上,透過辦活動讓鄉里民間幫你傳播廣告;
那房租、行銷省下來的費用,就變成用在這些相關的業務、企劃人員的「人事費用」,或是「活動預算」上了。
而這三者無論如何分配,佔我們健身房這行業的營運比重,就不建議超過每月月營收的35%了(最重不宜超過40%)。☝🏻
🚩商業上的紀律
最後,是否我們可以因為房子是自己的,就自動省略這項資金的支出 ?
答案是 : 不應該的。
因為我們只是少了房東會收房子,跟漲房租的波動風險。
但是創業都是有成本的,原本這間房子你沒有利用,也是有租金收入的。
所以仍要計入。
而未來你可能也會有再拓店的想法,如果一開始的公司制度建置,是把這房租成本扣除的情況下去設立人事、行銷預算、市場訂價等策略,那麼就會在下一間店的營運規劃上發生重大的錯誤假設,勿以為過往的建置是可行的。
那麼即使到時候再改,也等於整間公司是「二創」,你的「第一間店鋪」並沒有為你帶來實際的經驗值提升,許多的數據,還是得重新收集與設立。
🚩結論
所以,沒有房租壓力,只是意味著我們有更快的資本回收速度,但切莫把它當成競爭優勢,扣除然後將其分配比例至每月的支出當中了。
所以總結 :
🔸1.選址,不是人流高就是好,要評估掌握的客戶族群是否足量撐起這間店的房租成本。開店是為了賺錢,若無法掌握消費族群,其實有沒有開店都是一樣的,所需要面對的課題並沒有不同。
🔸2.如上述,若店鋪的位址無法為我們有利可圖的空間,在資金分配上,我們寧願轉為其他分配 : 用於人事,請人來一起開發;用於行銷,提高網路詢問度。
🔸3.每一筆經費的支出,在第一家公司設立時,就得配置合理的比重(%),不可因為房租、人事是自己個人所有,所以就調整比例,將這邊誤認為「無成本」,結果導致公司制度設計有問題,到下一家公司或是大環境改變時,發生營運困難。
#商戰
#經營管理者思維
📖你私教路上最好的夥伴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