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的健身產業發達,除了帶動了許多健身房的誕生,更催生了多個辦訓機構,以培訓養成更多的教練,因應市場的需求。也因此台灣的受訓風氣,一直都相當不錯,更是以優良的受訓環境聞名於國際社會。
因為台灣地狹人稠,人口集中,且產業規模多集中於都會地區,受訓的便利性是其他國家難以類比的,也因此台灣教練的平均水平,其實是相當高的。
甚至高於歐美地區,雖然台灣目前的許多課程均仰賴歐美地區的知識輸入,但是如果放眼整體私人教練市場的教練,其實不難發現在歐美地區仍然有許多以經驗值教學,甚至一張證照打天下的教練,仍可以存活與活躍於社區或某市區健身房。
但在台灣,網路媒體的發達,只憑一張嘴、一紙受訓證書,就開始教學的教練當然仍然所在多有,但是如果是以總體平均水準來看,台灣教練的知識素質仍然是亞洲地區偏高的。
不過…也因為如此,對於教學系統的分立,自然也是劇烈的。
每個教學體系都有各自的擁護者,也發生對於人體訓練的見解分歧,但出發點都是立意良善,僅是因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有了彼此不同的答案。
而身為體適能界的從業人員,我們也應保持客觀,與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精神,成為某一學派的信徒,固然使人心安,有其遵循的圭臬,但也容易遮蔽自身的眼睛,而失去對知識的中立與對真理的忠誠。
因為世上並不存在絕對的學說,保有多元兼蓄的胸懷,也才能在人體訓練知識的追求道路上,持續前進。
#杯子一直有很多面
#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