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核心訓練
核心定義:
現在人總難免有腰痛問題,也喜歡8塊肌跟川字線的身材,現在不似過去,大家討論「核心」,知道不是僅僅是擁有漂亮的腹肌,開始有了較為廣泛完整的概念,
知道核心的定義不是在上面那條腹直肌與白線交錯而成的腹肌,是需要發展更為強壯完整的能力,才是「核心」。
只是很可惜的是,核心好似一個被濫用的概念,每一位初來乍到健身房的「運動小白」,到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面前去進行所謂的動作評估與體態分析等檢測課程,
裏頭總有一句這樣的評語:「你的核心不好~~核心不穩」!!
「核心」一詞的說法:
通常會員/客戶/病人,聽到如此,也無法反駁什麼~因為好像真的是這樣~
「核心不好」、「肌少症」似乎成為了新的疾病名詞寵兒,在評估什麼都好,
隨便來上這麼一句,大家都會點點頭稱道:沒錯~真的,我有~!
現在甚至連醫師也跟風,新陳代謝科、家醫科、復健科等等醫師,也跟著說著一樣的”流行詞彙”~~
但….我想問的是:什麼叫「核心不好?」
是因為….
「動作表現不穩定?」
無法「成功演藝你要他做的動作?」
或是
他不能執行「深蹲?過頭蹲?平板棒式?」這類的檢測動作~
所以定義為: 「核心不穩」 ?
不具任何評估意義的「核心」結論
我深深感覺到這句話,好似去醫院看病,
醫生丟下了一句: 「你身體不好~」;這是「退化」~
這些都跟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丟下一句: 「核心不好」給會員一樣,
雖說是句「大實話」,但也是一句徹徹底底的「廢話」。
雖說是句「大實話」,但也是一句徹徹底底的「廢話」。
這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說法~~
完全沒有任何評估與檢測的答案。
身為一個專業工作者,應該要擁有更精準的判斷與解讀。而非僅僅丟下一句「看似結論,實則廢話」的答案給予客戶。
直接進行「核心訓練」的危害:
而另一個可怕之處則在於,很多人這麼一聽,便很著急地去鍛鍊自己的核心,因為教練這麼說、治療師這麼說、醫生也這麼說,所以開始各種核心的訓練接踵而來。
不管是針對”局部核心”、”動作核心”、”全面核心”的訓練,都開始進行大量練習。
但是在大家要求核心的能力展現在極佳的「抗動」表現上時,我們是否思慮過身體不穩的因子為何?
思考「核心不穩」的影響因子:
在不穩因子未能找出來之前,任何的強化訓練,好似在間搖搖欲墜的房樓上補釘塗泥,短期內,它是看起來牢靠了,但根本之道,仍舊是空中危樓、搖搖欲墜。
「蓋著棉被躲地震」、「矇者臉怕裙走光」,弄錯了方向,也搞錯了對象。
不穩定因子包含: 「神經動作控制因素、關節活動度因素、肌肉失衡造成之柔軟度因素、身體結構排列不正」之因素,這些都該一併被探討。
「強化訓練」,不該是大卡車入市,仗著車身大,就覺得可以橫衝直撞,直接來~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