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123>>
做太多有氧運動會燃燒肌肉??
在過去的風氣裡,台灣跟隨著歐美體適能發展的腳步,不斷的進行多次的「典範轉移」,從最早的「0ne more ,two more」有氧舞蹈大行其道,到後來的戶外登山、路跑等活動,到近年健身房林立,肌力訓練風氣四起,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健身房,接觸有氧器材與團體課程、甚至私人教練。
而私人教練鼓勵的是「身體的平衡與和諧」,所以在大家普遍對於運動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跑步、游泳、健走」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建構大家對於「體適能」的概念,應當包含「肌力訓練、心肺訓練、柔軟度、身體組成」等元素的,所以包含大家都知道的「跑步、游泳、健走」等運動以外,他們會大力的鼓勵民眾,接觸「重訓」,因為這是一般人恐懼而且未知的。
所以帶領民眾上去重量器材,成了私人教練的教學主軸~而人們也因此稱呼私人教練為「健身教練」。
久而久之,私人教練們也認為自己的工作內容重點是在教授「重量訓練」,而非「心肺訓練」,所以為了說服會員多多進行「重量訓練」,開始有一種「說法」,流傳於會員與教練之中~~
那就是跑步跑太久…你會燃燒肌肉!!
但其實這一件很無稽之談的事~
首先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什麼是身體使用能量的方式,人類可以使用的能量來源,可以分為3大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而以碳水化合物為大宗,其次才是脂肪,蛋白質為最後~
那麼我們會怎麼運用這些能源呢?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碳水化合物的型態,可分為「單醣、雙醣,與多醣」。
以單醣形式的有: 「葡萄糖」與「果糖」這兩類。
而雙醣形式則是如「蔗糖」、「麥芽糖」。其他自然存在的則如: 「甜菜、蜂蜜與楓糖」等等這些。
而多醣則是屬於分子式較大的如:寡糖、肝醣、纖維素、澱粉等等。
單醣是身體利用的最小單位,雙醣與多醣則是要透過水解反應才能供給身體能量。
而脂肪的部分,則以「脂肪酸、三酸甘油脂、磷脂、類固醇」等型態存在於身體之中。
「磷脂」主要是身體利用來建構神經纖維中的絕緣鞘、以及細胞膜的材料。
類固醇則是包含:「膽固醇(也用來建構細胞膜)、睪固酮(雄性激素)、可體松(壓力賀爾蒙)、膽鹽」等身體內分泌賀爾蒙的形態存在,不用於肌肉使用之列。主要還是靠脂肪酸與三酸甘油脂去做為利用。
而讓身體能長時間產生運動能力,也是靠游離脂肪酸還有三酸甘油脂的配合,不斷為我們身體注入能量。
否則僅依靠碳水化合物裡的肝醣、葡萄醣等,並無法使我們支撐長時間的活動。
而越低量強度的日常活動,脂肪的使用比例會最高。越高量瞬間的活動則會採取以「葡萄醣」型態為主,而在葡萄糖消耗完後,則會由肝醣分解自己為葡萄糖去供給能量,在由脂肪裡的「脂肪酸、三酸甘油脂」補上存回肝醣。
而也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質」呢? 「Where are you ?」
它在身體的主要角色還是在於做為身體各種「組織的原物料」,形成身體「結構」、做為特殊生化反應的「酶」、以及做為「抗體」的蛋白、「內分泌腺素」等。要拿它來做為能量來源,則需要還原為「胺基酸」型態,以丙酮酸模式透過「醣質新生」作用去產生葡萄醣、肝醣等,去加入戰局~!
或是以大家熟知的BCAA(支鏈胺基酸:異白胺酸、擷胺酸、白胺酸)可在肌肉細胞當中協助做功,產生能量。
但是~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脂肪1克可以產生9大卡熱能,而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本身又才是身體使用的能量形式。而身體利用蛋白質做為能量來源,也得像脂肪一樣進行一大堆「轉化」,才能為身體所利用~
而轉化過程又勢必有能量浪費,如果不是像脂肪這種「阿舍級」人物,1克就就有9大卡的能力,花時間拿蛋白質來轉化成葡萄糖4卡對4卡,還得付「手續費」 (能量消耗),實在是很不聰明的做法~!!
況且蛋白質作為身體結構中最基礎的珍貴原物料,而我們又有「脂肪」這麼龐大的資源,燒也燒不盡(如果你缺,我可以分點給你><”),實在不需要用「蛋白質」來徒增麻煩。
所以除非你進行一個極度高強度且劇烈能量消耗的階段,而且時間相當長,例如10~24小時以上(因人與強度而異,故時間區間極大),否則身體完全壓根不考慮這個選項!!
那既然如此「掉肌肉」一說,從何而來,事實上,這是「移花接木」的說法,因為當你身體在產生極大量且長時間的能量消耗,身體會處於缺乏能量的狀態,這時候身體的蛋白質酶的合成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能量上短缺,合成能力減弱,就會造成像是肌肉正在流失的狀態。
但是…身體並不是直接拿肌肉結構本身來使用阿~~最多就是「減緩了你的組織建構速度」而已。
好比你正在蓋房子,因為原物料短缺,暫時停止了房子的建造,但是你絕對不需要去拆掉你已經蓋好的部分~~
只要能量供給一旦恢復正常,建造工程就是繼續進行~無須擔心!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斷食飲食法」不用擔心會掉肌肉的原因了~
所以你做1、2小時的有氧運動,並不會掉你身上的肌肉~更不會有重訓完去跑步結果剛剛做的都白費了的說法~~
跑步不會、馬拉松也不會~!
應該要戰爭的時候,我們才會真實面臨到這種生死交關的時刻吧?!(笑)
(長時間短缺又高強度作戰狀態)
所以大膽做你的運動吧^^
「空腹運動」也不會喔~~
但…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議題了~我們下次再說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