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運動123>肌肉與抗老化的關聯

肌肉與抗老化的關聯


 現代人因為科技的便利,影響了生活模式,人們也開始減少了在勞力工作上的族群比例,甚至每個人的工作內容也越來越少勞動的內容,這是好事,因為...我們再也不需要做哪麼單調無聊的工作,不再繼續機械化的重複相同的動作,

因為「單一、重複」是人體關節與筋膜組織最勞損的方式,但是相同的,也降低了我們身體收縮肌肉的機會,

使得現代人的肌肉量、肌力、心肺能力,都大大不如往前,

與肌肉量、肌力下滑的相關疾病也越來越多: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肌肉痠痛、軟骨磨損...等等慢性疾病,

 

其實都與活動量過度下降有直接與間接關係。




高血壓:

高血壓的病因是因為血管壁的硬化造成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過分激盪」,好似溪水在剛硬的岩壁河床流動,必比平緩石礫、砂質堆積的河床來的湍急。

因為「剛硬」的血管壁無法有效的緩衝血流的衝撞,減緩血流的力道,故對於身體血液分配於各個微細血管與細胞間的物質交換(包含氧氣與各種廢棄物),也會造成運送不順利的問題。

 



肥胖:

         過低的肌肉量意味身體無法產生好的基礎代謝量,肌肉在身體存活本身每分每秒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肌細胞比脂肪細胞耗能約4~5倍;

第一:每一個肌纖維細胞就必須富含大量的粒線體(存取能量ATP)

第二:肌纖維負責人體動作產生,收縮過程必須作功耗能;

第三肌肉本身產生斷裂若需要重新生成,必須消耗大量能量修復,以及負責儲存肝醣(除了肝臟以外另一個儲存所)


所以肌肉量越多會讓身體的基礎代謝率(BMR)更高。

當然肌肉不是影響身體基礎代謝率的唯一條件:心跳、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呼吸系統等等都是,

 

但是,我們總不會無緣無故增加自己的心跳?

不睡覺讓大腦不停工作?

激發內分泌胡亂生成?

瘋狂呼吸?

 

所以「增加肌肉量」自然成為了影響身體代謝率的關鍵,

也是唯一不會有「不良副作用」也能「常態影響」帶來好處的關鍵。




糖尿病:

         糖尿病可分為第一型(先天)與第二型(後天)糖尿病,

第一型為先天的胰島素分泌不全,或是胰臟的細胞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

第二型則為後天常態性的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觸發胰島素分泌的機制變得不敏感,或是根本不反應。

 但不管是哪一種,透過肌力訓練去提高身體的肌肉量,將可以讓身體擁有更大的「儲存倉庫」


因為肌肉本身是肝醣之一的儲存區,當身體血糖值過高,促使胰島素分泌出來,將多餘的能量轉化為肝醣儲存,而當身體平衡血糖的能力變弱時,

如何建造更大的倉庫,變成的一件重要的事!

而在鍛鍊的過程,身體的胰島素敏感度也隨之改變,這是身體的神奇之處。

PS.胰島素又稱降血糖素,當身體血糖值過高時,會促發身體分泌以平衡血糖值。


肌肉痠痛:

          肌肉痠痛是一種常見的現代文明病,也許太常見,也容易發生,所以使得大家也習以為常,偶爾出現、偶爾不出現,出現了也不以為意,因為幾天後就消失了,逐年累月,身體也更加「習慣」它出現的頻率, 

當一切無法解釋時,我們就會把它歸類為「老化」、「退化」,

因為解決不了也就是時間與歲月帶來的衝擊。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肌肉的痠痛我們稱之為「肌痛點」,肌痛點的產生,容易好發在「長時間等長性收縮」以及「重複性、單一方向的收縮動作」上,

包含生活、工作上「僵持」的動作姿勢,譬如:上班族長時間的坐式工作,造成的肩頸痠痛與腰椎疼痛便是一種。


那麼...重複性高的呢?

其實也會,這種重複性單一方向性的動作我們可以解讀為另一種的「長時間等長收縮」。

為何?

因為單一重複性高的動作會促成部分肌肉的肌力增進,破壞身體主動肌與拮抗肌的力量平衡,

當肌力單一方向的提高,意味相反方向的肌肉必須被拉長,但是身體又不可能放任去拉長(因為有本體感覺監控)


所以為了姿勢的維持,身體的「弱肌肉」必須持續的產生張力,也就是「長時間的等長收縮」機制


當身體的肌力益發的不平衡,就會增加身體更多的「肌痛點」

所以「長時間僵持不動的動作」以及「機械化的單一重複性高的動作」都是造成身體肌肉痠痛的主因。

 



軟骨磨損:

人體關節裏頭都具備有一定厚度的軟骨構造,以隔絕骨頭與骨頭直接碰撞的機會。

但是原本構造設計其實都一定具備足夠的距離,

而為何後來會發生持續性的摩擦,而導致軟骨磨損光呢?

其實骨頭本身不會「自動」跑掉,


之所以會改變骨頭距離,

是因為有「活體的組織」---肌肉、筋膜、肌腱等組織,拉動骨頭本體才會使之跑掉。

所以如果人體肌肉依然處在「慣性」的動作模式,導致肌力嚴重失衡,才會造成肌肉張力變大(無論力量強弱,均會變緊)

拉動骨骼,導致軟組織(軟骨、韌帶)傷害。

留言

延伸閱讀

<訓練交流>不要再做無謂的膝伸(犧牲)下篇Blog2

不要再做無謂的膝伸(犧牲 ) ⭐ ️ 常見錯誤的膝關節看法 : 問題 1: 跑步、走路傷膝蓋 ? 答 : 基本上會有這種說法其實是因為我們常常被誤導將人體關節視為一個 '' 不變化 '' 的機械結構,用「轉軸、滑輪」等機械設備去比喻人體的關節,所以才會提出膝蓋會越用越差,不斷磨損的說法,但是試想 : 現代人的問題相較過去的人們,活動力是逐年上升還是逐年下降 ? 所以事實上是 : 膝關節因為活動量減少,導致關節中分泌的關節滑液不足、然後短縮髖屈肌肉群,引發膝關節主導的動作型態。膝蓋在久坐後僵化的關節,其實啟動它的時間需要更長,但是往往我們一起身就立馬投入移動、負重 ... 等事務 ( 如爬樓梯、快走、奔跑 ..) ,所以在這個快速動作的過程,其實每一步都是個「乾澀」的磨損過程。 相反的,如果你平常有在運動,膝蓋其實分泌潤滑液的速率會較不運動者快,而平常在關節囊中的滑液也足以提供關節的滑動,故有運動者反而有益於膝蓋的保健。而如果可以再加以從事肌力訓練去平衡肌肉,那麼更有益於身體動力鍊的連結,避免身體單一關節的壓力。例如 : 膝關節易受傷者,往往有不平衡的股四頭肌肉 ( 強勢 ) 、腿後腱肌群 ( 弱勢 ) 。如果改善不平衡的肌群,可以調整身體動力鍊,讓身體的髖關節、踝關節分散膝關節壓力。 問題 2: 穿氣墊鞋比較好,可以保護膝蓋 ? 這個部分,其實有點相反,因為早期大家對於膝蓋的認識,認為「減少衝擊便是對膝關節最好的事」,所以出現了大量的護膝、氣墊鞋等流行,以及少活動等推論,但是穿著氣墊鞋是否真的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性呢 ? 事實並不然,因為氣墊鞋的設計往往強調踝關節緩衝,所以做的厚度並不薄,而與此同時讓腳踝上面的指節缺乏使用,最後往往大家腳踝關節通通便得更緊繃,連帶影響小腿肌的柔軟度,結果得穿著更厚的氣墊鞋,而膝蓋也並沒有更減壓。其實,我們人的腳上,本身就穿著一雙很好的緩衝設計的鞋子,就是我們的「腳丫子」,上面有與手掌一樣的設計 : 無數的關節、肌肉,提供很好的能量遞減率設計,在還沒有鞋子的時代,我們人類用一雙光腳丫子走過無數的山川平原,它可以適應各種地形、防水、避震、穩定、止滑,其實可以集多種優點於一身的設計。當腳趾頭落地與地面接觸時我們會面臨地面的衝擊力 ( 反作用力 ...

<訓練交流>為何人人都有腰痛 (下篇) Blog 2

很多人一旦擁有了腰痛問題~~便會開始找醫生、找物理治療、找民俗療法等,然而有些人會好,有些人卻沒有因此好轉,反而變得更糟,成為終生痼疾。 而這當中差異呢? 犯了什麼錯? ⭐️腰椎 常見錯誤處理 :     較錯誤的方式便是第一時間便是想 < 大量放鬆腰椎,訓練腰椎彎曲負重 > 。 很多人一旦發先腰椎開始容易痠痛,或是跑去看醫生、照 X 光,然後被醫生評估為 : 腰椎長骨刺、椎間盤突出 … ,然後便會想安排大量的整骨、按摩、牽引 … 等等,但是可能很遺憾的是,這樣只會使腰椎更加的糟糕的 … . 為何 ?     因為我們說過其實腰椎是 '' 被害的 '' ,因為髖關節長期坐著缺乏活動,導致身體一旦要負重彎腰,就會使用腰椎去負擔,但是一個人如果會長時間坐著,活動力缺乏,那麼自然核心便會不穩與薄弱,所以對於要讓它承受那麼多外來重量,自然久了當然腰椎要傷害。 所以真正該被提供活動度的是腰椎嗎 ? 它很緊,不舒服,需要放鬆 ?     不 ~ 應該先從兩件事做起 : 活動骨盆,真正的動起來 ~ 包含走路、爬樓梯、游泳、登山,其實都可以做,越活動你的髖關節,你的腰椎就會更舒服、更放鬆。     而如果短期內想趕緊舒緩你的腰椎壓力,想放鬆,請不要放錯地方,放鬆髖關節吧 ~~! 放鬆它,腰椎壓力自然解除,因為沒有人再跟腰椎互相抗衡了,髖關節長期緊蹦的結果,也間接地導致了下背的緊繃與壓力,所以只要髖關節 '' 活動度 '' 提高了,下背就會得到真正的放鬆,所以你可以透過 " 增加身體活動量,讓髖關節活動度增加 " ,也可以 " 透過放鬆伸展,先針對髖關節去放鬆,以提高活動度 " ,這樣其實都可以解決你的下背問題。     第二個要改善的是你的胸椎活動度,透過身體抗旋轉、旋轉的動作設計,去訓練與伸展身體的旋轉角度。胸椎的旋轉活動度改善了,並適當做點反向伸展,會改變脊椎整體曲度,而整體脊椎的生物力學結構也會較為有利於它的承重壓力的分散,自然可以改變腰椎壓力與肌肉張力。 ⭐️ 重點整理 :  ...

<訓練交流>為何人人都有腰痛 ( 上篇 ) Blog 1

腰椎常見症狀      現代人罹患腰椎的病變相當多,包含 { 椎間盤突出、椎間盤滑脫、椎弓斷裂、骨盆歪斜、骨盆前後傾 } 等等,每個在醫學上的症狀都不太一樣,但是事實上,在本質上其實可以視為同一種原因造成 : 便是 腰椎使用過度 ,而這邊說的 「 使用過度」,其實並不是說ㄧ般人所說的使用過度,而是在於使用方式不正確,大多數人因為在長期坐式生活時間下,導致髖關節的動作進行太少,以及範圍太小。所以當身體需要彎曲、負重、旋轉時,便難以產生正確的功能,因此大多數人的搬運動作,都是透過腰椎彎曲所產生,並非使用 「 髖關節屈曲 」 來使用,因此腰椎必須在一個力學力臂最長、遠的情況下接受負重施力。     我想任憑任何一個血肉之軀,在多年這樣使用之下,很難不鍛鍊出一個 「 強而有力的腰椎 」 。 ( 笑 ) << 請記得 : 這是一個反諷 …>>    但是這樣的方式其實並不好,為什麼這麼說 ?      因為當腰椎成為我們用力的習慣時,其實我們會變得更喜歡用它,好比我們的慣用手一樣,慣用手並非天生力量大跟圍度粗,慣用手是因為常用、也太好用了,導致使用機率越來越高,在這過程也讓它越來越強了。     腰椎也是一樣的,因為「好使用」,所以變成「更常用」,也引發了「濫用」,最終腰椎一個人扛下了所有重擔,也終將爆發 … 問題。 ⭐️ 腰椎結構介紹     腰椎由 5 個粗大的椎間盤形成,由上到下益發粗大,因為越往下,面對身體垂直的壓力也就越大,所以體積必須增加,而我們如果分析腰椎的結構,可以發現腰椎的周圍有所謂的「棘突、橫突」的凸起構造,用作肌肉的附著點,同時也藉由構造的限制,讓腰椎不要產生過多的角度與活動範圍,所以其實腰椎的設計概念就不是用來產生大量的屈曲, 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 、 承接全身的體重 , 連結肢體 ,其實才是它設計出來的重點。所以之前所述,腰椎如果在生活上使用的方向,是在於反覆地進行彎曲、伸直,那麼便是違背了初始 腰椎以「穩定」為導向 的身體功能,慢慢的身體就會把更多反覆彎曲的動作交給...

[體態評估] :一眼看穿對方 2

  體態評估2 :一眼看穿對方 🚩前言 上次跟大家介紹了靜態評估正面與側面的觀測點後,今天要跟大家說完剩下的背面觀測部份,一樣我們有10個觀測點,可分為 「ㄇ字部」 跟 「 I 字部」 ,分別是以下部份 : 🔰ㄇ字部 : 🔸1.頭顱中線-頸椎第七節C7 🔸2.肩峰高度 🔸3.肩胛骨與脊椎間距4指內與否 🔸4.雙肩胛骨下角高度 🔸5.鷹嘴突方向 🔰I 字部 : 🔹1.後腰線PSIS高度 🔹2.雙臀體積大小 🔹3.膝窩面積 🔹4.阿基里斯肌腱-跟骨 🔹5.足弓高度測試 這10個觀測點,主要是觀測背面的骨骼排列位置狀態,與之前的正面、側面作為交叉比對,才能得出較具體與正確的結論,確定身體張力狀態。 🚩ㄇ字部 我們先從第一個開始講起,首先 「頭顱中線-頸椎第七節C7」 主要是確定頭顱是否正中位,有無形成轉動、或是偏移的問題,這與正面評估的 「鼻樑/下巴-鎖骨頭」 目的相同,主要是看是否對齊在一直線上,若無,則表示頸部肌肉(例如 : 斜角肌/胸鎖乳突肌 )有對頭顱產生 不對稱的拉扯 。 第二個 「肩峰高度」 這部份我們要檢查兩邊的肩膀高度,但需要再釐清是「身體側彎造成的上抬」,還是「肩頸過緊的短縮上提」,而這,就需要搭配其他觀測點確認了; 第三個 「肩胛骨與脊椎間距4指內與否」 這部份一樣是確認肩胛骨是否有處在較適佳的肋骨附著點上,短於3指可能肩胛骨內縮太緊,大於4指則有 肩膀前引 、 翼狀肩胛 的可能;🤔 第四個 「雙肩胛骨下角高度」 則是評測 高低肩 (或 身體側屈 )的問題,以及「 翼狀肩胛 」。「翼狀肩胛」者通常下角處被拉動上提,所以呈現懸空的狀態,所以可以透過觀察此處(下角)發現; 第五個 「鷹嘴突方向」 則是了解肱骨(上臂)與尺骨(前臂)的角度,有無 肩內旋 、 肘內旋 的症狀; 所以透過以上5個觀測點,我們已經可以用來評估常見的以下症狀 : 「頭位不正、高低肩(或脊椎側彎)、肩膀前引(駝背)、翼狀肩胛、肩內旋」 等問題。 🚩I字部 再來我們要來了解 「 I 字部」 可以看的下半身問題,首先第一個 「後腰線PSIS高度」 ,這點主要在於測量骨盆高低、脊椎正位的問題; 第二個 「雙臀體積大小型狀」 則是透過肌肉體積的大小去判斷肌肉使用的程度,這點在一般人身上還是非常適用,強勢的肌肉會呈現較發達的狀態。 例如許多人會有 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