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網購相當興盛,意味著大家的消費習慣已漸漸走向線上,
但一些屬於體驗式服務的部分則較難轉往線上,
而這兩年因為疫情,許多重視體驗式服務的商業模式也慢慢搬往線上。
可以說是「不得不」,但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
與必需重視的消費市場。
對於口說、知識型教學,大家都已經可以慢慢接受線上與影音課程,如同補習班的數學、國文,或是才藝課程:音樂等。
但在體適能產業這種講求「身體力行」的運動指導,向來都重視「面對面教學」,在大家過去的認知裡,也覺得很難轉往線上,也認為實體線下課程在「消費體驗」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而透過這次疫情,讓多數體適能從業人員,大量的轉為線上,也發現了線上課程的另一片天空。
事實上,「線上課程」若要在「指導與臨場感」上達到跟線下相同的感受,是不太可能的。
事實上,「線上課程」若要在「指導與臨場感」上達到跟線下相同的感受,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若是從其他角度切入看待,則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 - - - - - - - - - - - - - - - - -
1. 新行銷市場 :
線上課程是否能有效收費,依舊是爭論不休的問題。
1. 新行銷市場 :
線上課程是否能有效收費,依舊是爭論不休的問題。
而事實上,收費與否也許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但不論收費多與少,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件事情,
線上的傳播力可已遠遠超過線下的實體,因為你有機會觸及到的客戶群體更大,而收費多與少,只是你能觸及的人數多寡差異而已。
但比實體的多(不僅限在教室內的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 新族群的開拓 :
因為俱樂部族群就是俱樂部調性的,雖無不可轉化的機會,但不得不說,不同屬性的客群,就是不同的客群。
而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線上與線下狀況,也許…線上市場的開拓,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到許多在「思考前期」、「思考期」的運動小白,他們需要有一個更初階的開始,
而不是逼迫他們一口氣就得往健身房/運動教室裡鑽,可以先在線上培養他們對運動的信心,
等到他們準備好了,那麼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會是一直幫助她、他出發的那個人/品牌。
這幾年確實我們成長得太快了,但是若對比國外的成熟環境,其實我們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
而不擔心泡沫化,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再怎麼成長快速的品牌與店舖,終究是「地區型企業」,很難有人可以遠度重洋、或是蒐羅到1小時車程以外的客群。
但是現在線上課程的思維,卻可以讓我們突破這樣的限制。
你可以看到一位優秀的教練、講師、老師,可以在鄉下的個人工作室,對1000公里遠的歐洲客戶進行教學指導的工作,並且下一小時,又立刻換到另一個半球的美國客戶。
這在過去「強不過十里,盛不過一個區」的健身房/工作室的客戶組成結構,開始有了新的突破。
讓我們用「新的思維」擁抱大環境的變化吧~!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有意識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