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低碳飲食、高蛋白飲食、生酮飲食、彩虹飲食、斷食飲食,
分別先後引領了人們對於體重控制的飲食風潮,
而共同目的都是為了變得更瘦、更美。
例如要進行生酮飲食法,就得先對面對到食物取得高熱量、高油脂的生活難度上,
是否可以買得到?
如果不行,那麼是否要自己準備,但要自己備餐,
對於已經沒有時間運動的人,還要花時間備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斷食飲食法」不講究飲食內容,而是「進食窗口」,也就是吃東西的時間。
經過研究顯示,人類除了攝取大量的油脂與低碳飲食會進入所謂的「酮體」狀態:使用酮體(油脂)而作為主要的身體燃料。
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身體也會進行能源轉換,在葡萄糖即將消耗殆盡之後,使用三酸甘油脂作為新能量的機制就會出現。
因此,掌握進食時間攝取熱量,在不能攝取食物的時間便乖乖不吃,就能引發身體「入酮」的效應。
那斷食法這麼有效又方便,我還需要運動嗎?
首先,要先知道運動的好處並不僅僅是減肥這件事而已,
它所能帶來的身體好處包含:防止老化、肌少症、提高專注力、睡眠品質、減壓、賀爾蒙調節、身體排列調整等等,
所以不管你想不想變瘦,運動本身是必須嚴守的生活習慣。
第二,斷食法或是任何一種飲食法,只能讓你達到熱量赤字的目的,因而瘦身,
但是它不能改變的是在你慢慢變瘦的過程裡,
身體會意識到能量不足,體重變輕,
因此會開始限制你的身體機能,讓你感到疲憊,減少活動量等,也因此在你變瘦一些之後,就會進入「停滯期」,
體重開始不下滑了。
這時候,唯一能突破這個停滯期的方式,那就是你持續堅持的運動,運動會擴大熱量輸出,確保你身體的能量消耗沒有遞減;
有效轉移身體的熱量分配,將營養輸送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囤積起來;
因為訓練過後進食,會觸發血糖上升,胰島素就會分泌,
將身體細胞通道打開,讓能量進入修補受損的組織,
因此可以確保增肌的效應不會因為你的減脂動作而被拖慢。
挨餓的時間,留在肌肉完整修補完之後,讓身體進行脂肪的利用。
但如果你目的在於「運動表現」,
那麼在進食時區進行鍛鍊,反而才能確保身體有足夠能源,
以因應體力消耗,可以在8小時/6小時/4小時的進食窗口中,
撥出足夠的時間,讓你可以進食完一段時間,接著進行訓練,
以及再進食,好補充體力與修補組織。
所以,即使你執行斷食飲食,不論是168還是231,
甚至52分天斷食法,你都可以持續鍛鍊,你也應該繼續鍛鍊,
不要再讓任何理由作為你不運動的藉口。
讓我們變胖、變不健康的從來不是飲食,而是我們的"有限思維"。
#每天都要運動訓練跟讀書
#微量努力帶來巨量改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