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9的文章

<邏輯思考>投射性心理

投射性心理 健身熱潮蔓延在眾多傳播平台: IG 、 FB 、抖音、 Line 、推特,各大平台均可見~ 每一位網紅盡情的展現自身的健身觀點、訓練成果的身材, 看得人熱血澎湃、感動沸騰, 因為這些網路素人真實的攤開自身的生活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 所以相較於藝人歌星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與值得努力效仿的對象。 對於資訊的接收 而他們給予的運動建議,似乎跟著照做, 好像會得到跟他們相似的身材結果, 這種「投射性心理」 在傳統媒體上已屢見不鮮, 當一位身材豐腴的影視藝人瘦下來後, 來自各方廠商的瘦身產品邀約就會開始蜂擁而至。 然後最終放映在電視螢幕上的時候, 就會被移花接木說自己是因為使用了這個產品才會得到這樣的成果, 而忽略了其實在這個產品問世之前,其實已經擁有這樣的身材, 而造成身材的根本原因也不完全在產品,甚至根本與產品無關。 直覺反應在產品上 但是看到一位過去臃腫豐腴的現今身材苗條曼妙的出現在我們眼前, 手裡拿著一個商品為我們介紹, 很自然的我們就會如此歸類這樣的功勞是在產品本身。 這種「心理性投射作用」歸因於我們大腦對事件的歸檔能力, 方便我們讀取資料與產生聯想,是資料儲存方式的便利, 利用這樣的知識與記憶力節點, 我們得以回想事件與記住大量的資訊而不耗費過度的心智能量。 可怕的知識誤區 只是 ⋯ 這樣並不代表沒有「知識誤區」,因為「歸檔」錯誤, 從此將導向錯誤的推斷、錯誤的行動、最終也會獲得錯誤的結果。 好像我們走進健身房,我們如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挑選正確的教練? 也許是去看教練牆,那個證照多? 也許是看現場,那個教練身材好? 也許是問專員,那個課量多? 這樣的推理好似有道理,但其實都不是一位適合你與否的教練判斷~ 什麼才是我們該重視的 實務教學能力、能帶給你啟發、引導你面對過程中每一個障礙, 才是真正的適合你的教練。 看身材好壞、看證照多寡、看名聲響亮否, 這些的根據都與上述無法產生實際連結,所以自然最終獲得的結果, 難以盡如人意。 所以當知名網紅,或是重量級人士所做的每一個舉動, 也應該讓我們保持思考力,是否他給的建議不全然是對的~ 他的專項長才也許無法

<閱讀思考>為何我們拒絕不了壞的習慣?!

為何我們拒絕不了壞的習慣 ?! 對於習慣一詞 根據對人類行為模式的研究,這幾年應用層面相當廣泛, 而人類在許多時刻的行為舉止其實並不來自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判斷 思維,很多時候我們仰賴的是「習慣」。 「習慣」是生物演化過程當中提高生存能力的技能, 為確保生物在生存過程當中,可以將注意力資源使用在關鍵的時刻。 因為專注力其實是一種「有限的」能量資源, 並無法透過鍛鍊而提高, 意志力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名詞 。 方便簡化 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長久執行之後將一件一開始感到困難的事變得容易 與堅持下來,並非人類在這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意志力」。 而是在這過程當中,人們逐漸使用生理的進化邏輯, 與大腦神經科學的提示路徑, 將一件事變得簡單! 所以當我們做的越多次, 需要使用意志力的心智能量比例就越來越低, 開始進入 「 模組式學習」降低事情的複雜度,所以可以進入自動化駕駛模式, 減少心智疲勞 ,增加生活品質! 自動駕駛模式的可貴與可怕 但也因為這樣的自動駕駛模式, 使得我們很容易因為這種演化而來的生存優勢, 而忽略重要事務的經營,我們會根據「提示訊號」產生對應的「 行為反應」, 比如:感到焦慮或無聊(提示訊號),就想拿起手機( 行為反應); 而拿起手機(提示訊號),就會點開常用的 app ( 行為反應); 看 App 就會被大量影片吸引(提示訊號), 大腦分泌腦內啡、多巴胺, 使大腦感覺愉悅、放鬆(達到目的), 最終這個「行為模組」就會被固定下來! 最終只有第一個「提示訊號」出現:無聊 / 焦慮, 我們就會開始產生時間上的浪費,然後陷入這種困境無法自拔! 所以為何很多「積習」是難改的? !! 因為這些建立在人類的演化模式上,並不容易改變! 習慣只能被取代 習慣是無法避免的、根除的,但可以「被取代」! 把看到提示訊號的下一個「反應動作」換掉,然後一樣給予「 獎勵回饋」,感覺愉悅,那麼就可以把這樣的模式固定下來! 但是「新習慣」的建立與「舊習慣」的破除, 都會有一個黃金交叉點,需要一段時間的經營! 也要避免「舊習慣」在過程裡被不小心誘發而舊態度復萌! 例如:戒菸 / 酒多年的人,會因為喪志而重返舊習

關節不該動太多?越動越磨損?

傷害都是因為使用過多? 過去常常聽聞肩關節受傷的人說自己的肩膀就是因為使用過度才產生傷害的;還有一些熱衷於跑步的跑者,也對於自己的膝蓋不適,有著相同的看法 : 「過量使用 ~ 」 去醫院看醫生,運動傷害的人最常得到的回答也是 : 「過量使用 (Overuse) 」、「這是退化 ~~ 」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人體關節的產生,是人體設計必須使之產生曲折,獲得動作,所以會形成關節的結構(關節定義:兩骨頭連結處,骨頭對骨頭),而設計成這樣本身就是希望它能「活動」、「被使用」 ⋯ 所以如果我們讓他活動量減少或是說太少,那麼就不符合它的設計目的,直接黏死豈不快哉?! 關節存在的意義 所以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認知到一件事:人體的關節設計是為了「活動」( Physical activities ) 而存在的,所以它有產生「動作」( Movement) 的需求! 所以自然越使用越能符合它的設計特性。 許多人為了方便讓對方理解關節軟骨磨損的問題,將人體關節比擬為「機械轉軸」,越用潤滑液越少,耗損從第一天開始就產生,但其實 ⋯ 這樣的比喻有點「失當」,首先,人類的組織不是「死物」,是「活體」,有其生理演變特性,會根據外界壓力變化,產生對應表現,包含特化為特殊結構。 (人體的纖維母細胞可以特化為:骨骼、筋膜、韌帶、疤痕等組織) 所以當我們在使用與活動關節時,其實關節會產生更多的滑液分泌,使之空間不彼此抵觸摩擦。 人體會有反脆弱表現的能力 而人體的關節均有此特性,尤其是「肩關節」上肢如此重要的活動度關節,如果我們減少使用或是鮮少使用,就會不符合它的設計特性。 而肌肉組織的使用習慣也會影響它的關節位置,如果關節周圍的肌肉因為使用的問題,產生了慣性常用的「強勢肌群」與非慣用的「弱勢肌群」,變很容易使關節的位置產生偏移。 過度使用單一表現才是受傷主因 而這樣的單側、高反覆的使用,才是造成人體肌肉與組織疼痛的根本主因,而非「常用」與「不常用」這樣淺薄的問題。 應該主問自己使用這些關節的習慣是否太過單一與單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