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1的文章

<循環訓練真的那麼好?可以瘦又可以壯?>

有人說脂肪要燃燒要做 15~20 分鐘的運動才會開始有效,         所以要跑 45~60 分鐘的有氧才能減脂; 有人說做 「 間歇訓練 」才是王道,因為要「事後燒」效應是最好的;   到底以上才是對的 ?      應該說,兩者的說法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   都是片面的解讀部分的實驗數據,而真正可以讓我們瘦下來的方法,不是在於擁抱當中的一種,而是要學習變化。   而下面為大家介紹以下幾種循環訓練的類別 :   1. HIIT (    高強度間歇訓練    ) : 英文名稱是 H igh I ntensity I nterval T raining ,也就是以最大的運動表現進行主運動訓練,然後給予充分的休息,再進行第二次運動表現,以此類推。 例如 : 60 秒全力衝刺,休息 3 分鐘,再衝刺第二次,也再給 3 分鐘,目的在於讓每一次的運動表現都有接近第一次的平均水平,強化身體恢復能力。   2.HVIT  (    高量間歇訓練    ) : 英文名稱是 H igh V olume I nterval T raining ,也就是以最大量完成訓練內容,使用方式則是在固定時間內完成訓練與休息時間。 例如 : 60 秒全力衝刺,休息 60 秒,再衝刺第二次,以此類推。訓練與休息時間相同,目的在於造成「不完全恢復」,以訓練身體對於疲勞的耐受能力。   3. VIIT  (  多變強度間歇訓練    ) : 英文名稱是 V ariable I ntensity I nterval T raining ,也意味著訓練強度是可以設計成高低不同的狀態。 例如 : 60 秒全力衝刺, 20 秒轉換動作 ( 休息 ) , 60 秒改變為半衝刺, 20 秒轉換動作 ( 休息 ) ,最後再恢復成 60 秒全力衝刺,形成有高有低的多段式強度區。 而目的在於讓身體介於 「最佳化運動表現 -HIIT 」 以及 「最佳抗疲勞訓練 -HVIT 」 之間,也因此變成了「最大量的運動總量」。     因為有足夠的恢復時間,身體可以切換在不同能量系統之間,以進行疲勞恢復跟做功表現。   4. Tabata : 由日本科學家田畑泉( Izumi Tabata )博士 1996 年為了提升競速滑冰代表隊的實力而研發出的運動方式,主要訓練方式是 4 分鐘 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執行模式是

<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的角力,體適能產業的未來>

  這幾年網購相當興盛,意味著大家的消費習慣已漸漸走向線上,     但一些屬於體驗式服務的部分則較難轉往線上,     而這兩年因為疫情,許多重視體驗式服務的商業模式也慢慢搬往線上。 可以說是 「 不得不 」 ,但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     與必需重視的消費市場。   對於 口說 、 知識型教學 ,大家都已經可以慢慢接受線上與影音課程,如同補習班的數學、國文,或是 才藝課程 : 音樂等。     但在體適能產業這種講求 「 身體力行 」 的運動指導,向來都重視 「 面對面教學 」 ,在大家過去的認知裡,也覺得很難轉往線上,也認為實體線下課程在 「 消費體驗 」 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而透過這次疫情,讓多數體適能從業人員,大量的轉為線上,也發現了線上課程的另一片天空。   事實上, 「 線上課程 」 若要在 「 指導與臨場感 」 上達到跟線下相同的感受,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若是從其他角度切入看待,則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  -  -  -  -  -  -  -  -  -  -  -  -  -  -  -  -  -   1. 新行銷市場 :   線上課程是否能有效收費,依舊是爭論不休的問題。     而事實上,收費與否也許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但不論收費多與少,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件事情,     線上的傳播力可已遠遠超過線下的實體,因為你有機會觸及到的客戶群體更大,而收費多與少,只是你能觸及的人數多寡差異而已。 但比實體的多 ( 不僅限在教室內的人 )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 新族群的開拓 : 曾經有人說,俱樂部的會員,在與開工作室的教練出去 1~2 年後都會再回籠俱樂部,     因為俱樂部族群就是俱樂部調性的,雖無不可轉化的機會,但不得不說,不同屬性的客群,就是不同的客群。   而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線上與線下狀況,也許 … 線上市場的開拓,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到許多在 「思考前期」、「思考期」的運動小白, 他們需要有一個更初階的開始,     而不是逼迫他們一口氣就得往健身房 / 運動教室裡鑽,可以先在線上培養他們對運動的信心,     等到他們準備好了,那麼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會是一直幫助她、他出發的那個人 / 品牌。   3. 空間地點的突破 : 曾經有人說這幾年台灣的體適能市場有點過熱